当前位置:首页 > 水污染 > 正文

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地下水污染预警的概念

1、地下水污染调查与有效防控必须结合地质、水文地质的综合调查来进行。

2、一)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综合考虑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脆弱性、污染状况、水资源禀赋及其使用功能和行政区划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及一般保护区。

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本次工作首次把预警理论运用于地下水污染研究,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的设想,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框架。利用GIS组件开发技术,与地下水污染预警模型相结合,开发了可以脱离GIS平***立运行的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并对齐齐哈尔市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和预警的实例研究。

4、防止地下水污染,首先要保护好地下水的补给源,其实质就是保护补给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也就是阻断地下水的污染源,广开地下水的补给源。 地下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和废物、生活污水垃圾、农业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污染,保护地下水就必须防止这些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

5、地下水污染防治面临诸多挑战,污染源广泛且防治难度大。城市扩张导致污水排放增多,部分污水渗入地下;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工活动和土壤污染威胁地下水。地表水污染也加剧了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环境保护基础薄弱,法律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善。

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北地区地下水系统研究侧重点

1、松嫩平原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通榆县和洮南市。在这些地区,潜水含水层、第四系承压含水层、新近系承压含水层均有砷含量超标现象发生。其中,第四系承压含水层水样的超标点最多。

2、输入输出特征,既受边界条件的控制,也受含水层系统、含水介质颗粒、含水层上覆盖层岩性、水文网的展布,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在东北地区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暖完全行得通,以辽宁为龙头,吉林黑龙江两省都在积极推广这种节能技术,而且各个地区都有相应的政策和补助措施。

4、坎儿井是东北地区,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主要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松嫩平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开展的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的工作地区之一,由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地质调查院、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参加,工作周期为2003~2005年。

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式中:R为评价指数;αi为参评指标权重;Xi为参评指标归一化的强度指数。 根据评价模型计算评价单元的属性指数、功能指数和系统综合指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单项功能分析和地下水综合功能分析,评价分级标准见表11—5,单项功能分级与意义见表11—6。

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式中:W为多年平均年总水资源量,108m3·a-1;R为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108m3·a-1;U为多年平均年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08m3·a-1;D为重复水量,108m3·a-1。

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空间数据库包括野外数据***集系统、数据录入系统、数据库信息应用系统、数据库检查验收系统和综合成果管理系统五个组成部分。系统具备了数据录入、编辑、管理、浏览、查询、质量控制等功能,同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操作。

根据《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李志等,2009)的结果,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可***资源量588×108m3/a,2004年地下水实际开***量381×1083,其中农业用水203×108m3,工业用水量25×108m3,林业用水量为0.***×108m3,牧业用水量69×108m3,生活用水量86×108m3。

主要成果:(1)建立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技术要求、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战略研究及质量监控,工作成果显著,对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起到了支撑作用。(2)系统地划分了我国北方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的开发模式与主要功能

1、有利于提高二次开发的效率,增强GIS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度,便于与其他信息系统集成,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地理信息处理功能。

2、截止目前为止,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工业水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已实现达标排放;滇池草海底泥清淤一期工程也已完成;巢湖、辽河、海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也正在抓紧实施。

3、它的主要特性表现在:①边界类型的模式;②容积;③结构;④阻力或势能转换能力;⑤流出系统;⑥相邻系统之间的联系;⑦水质类型和模式;⑧地下水系统的发展“历史”。在中国最早从事地下水系统研究的是陈梦熊和许志荣等。他们对黄河平原冲洪积物的地下水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科学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本科专业,属于地质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抓住“水”这一连接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活跃因素。坚持以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切入点,研究地质环境效应与保护的综合策略,构建生态需水与生态脆弱性地质环境指标体系,以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地质学、水文学、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规律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关于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