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了绿色环保型建筑就是:建筑的构建尽量少地***用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以能耗低、能效高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不可逆影响。这就要求:首先,建筑设计人员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和表达。而要充分体现和表达,则要求建筑师对环保型建筑有深入的理解。
要大力提倡推行“绿色运动”,建设节约型、生态型、环保型可持续发展住宅;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平口“创造”。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资源消耗,建筑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不产生废料及污染物。最大限度***用可循环、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需要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将是建筑业发展的新潮流。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建议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绿色发展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生态优先重要战略原则的具体实施。当前我国大力提倡低碳发展,这说明在建筑行业内推广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发展模式是势在必行。从从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两方面寻求突破口,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引导公众分类处置垃圾,减少垃圾排放,从而引导绿色消费。
管理方案 明确重要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按照存在产品/工艺、环境影响、评价准则、目标/指标、控制措施等项目展开制定。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现状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现场管理工作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现场具体状态进行管理,施工现场涉及到不同方面,如材料、设备、人员以及其它的与施工相关的内容,因此现场管理工作也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的一项综合管理。
项目经理部在会议室、施工场区的显着部位书写或张贴本单位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由项目经理在正式开工前组织制定并发布本项目的环境目标和指标;项目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具体针对所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项目环境管理员负责将项目的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层次直至分包各单位。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坚持***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首先,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要比2015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这一目标的设定,无疑为中国的碳排放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取了一系列措施。
3、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旨在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导地区平衡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十三五期间,国家***取了多方位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实施目标责任制,将国家任务分解到各区域、行业和重点企业,强化责任考核。各地区需根据国家要求设定并落实具体目标。
4、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期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不少于一个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完成以下目标:直辖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不少于500万平米,副省级不少于240万平米……改造项目平均节能率不低于15%。
5、十三五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节能方面,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减排方面,提出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01万吨、207万吨、1580万吨、1574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0%、15%和15%。
6、“十三五”节能减排的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一是坚定不移推进节能降耗。强化标准和政策约束,用绿色“标尺”推动去产能,制定发布《节能监察办法》,组织开展能耗限额标准专项节能监察,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二)基本原则。强化约束,推动转型。通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加强评价考核,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性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增量,优化存量。
2、在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主导,重点工程支持,提升技术和服务业水平,以推动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满足人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期待。
3、有效实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工业的升级转型,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其次,明确“十二五”期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即遵循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原则,设定明确的节能目标,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我们重点关注公共机构节能的重点领域和实施的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办公设备、建筑能效提升以及绿色出行等,以实现节能减排的实质性进步。
综合国家地方政策的解读,我国建筑行业的脱碳减排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源头减量、能源转型、能效提升、模式升级、资源循环、负碳技术这六大类。
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主要由燃烧活动产生,如炊事、热水和燃煤***暖,以及由电力和热力供应引起的间接碳排放。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比例预计将增加。 目前,建筑运行阶段的能源结构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大约为6%。
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比 纵观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主要来自建筑建造(包括建材的生产和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行两个阶段。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既包括通过燃烧方式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如炊事、热水、燃煤***暖等),也包括电力热力供应造成的间接碳排放。
通过提高能效、***用低碳循环建材和建造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化能源结构等方式,建筑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应努力减少碳排放,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同时,中国正在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通过既有建筑改造和绿色建筑的开发,实现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
碳减排与绿证机制 随着国家碳减排和绿色经济的需求,绿证机制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开投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参与绿证交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企银合作 政企银合作在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关于建筑企业污染物减排规划,以及建筑行业污染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垃圾分类绘画比赛
下一篇
国内比较出名的碳减排企业